在12月2日,,佳士得香港2023秋季拍賣圓滿結(jié)束,總成交額30億港元,,成交金額比率近90%,;展現(xiàn)了市場的強勁需求和高度活躍度。此次拍賣誕生了1件億元級別的拍品和54件超過千萬港元的成交拍品,,同時,,30%拍品成交價超過了高估價;與2022年秋季相比,,買家數(shù)量增長了近10%,。
|
|
|
專訪|藝術家鐘天悅:通過歷史相片將畫中的人物轉(zhuǎn)化為一種符號
青年藝術家鐘天悅從四川成都,到芝加哥藝術學院,,再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再到現(xiàn)在生活居住的美國洛杉磯。她一直在學習和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她擅長以繪畫為媒介,,描繪徘徊于抽象和具象之間的人物和形體,尤其熱衷探索火,、煙等瞬息萬變而無形的事物,。她經(jīng)常引用中國古詩詞和二十世紀中國近代史上鮮為人知的照片,于她而言,,二十世紀初拍攝的歷史照片是那個時代的剪影,,從支離破碎的歷史文獻中被提取出來,被暫停,、貯存并蛻變于畫布上,。
聽別人闡述自己作品的想法很重要
鐘天悅2019年從芝加哥藝術學院畢業(yè)后,又前往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繪畫系攻讀碩士,,2020 年畢業(yè)后,,一直生活在美國洛杉磯。談到在國外留學期間的一些經(jīng)歷和感受時,,鐘天悅說:“在我看來,,本科和研究生的留學經(jīng)歷可能會有極大的不同。我認為藝術類的本科可能會提供更多的時間與機會讓大家去嘗試從未接觸過的科目,。就我而言,,我是到了大三才開始專注上繪畫相關的課程,,這之前我學過攝影、平版印刷,、藝術書籍的制作等,。同時,人文社會學科類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去學習,、接觸到了不曾了解過的領域,,例如:歌劇、美國爵士樂的歷史,、攝影史等等,。
到了研究生時期,,很多時間其實都是自己在做研究與實踐;并且與自己的同學和導師的交流成了主要的學習過程,。那時的我還不太善于提出具體有效的問題,,因為我沒有意識到這些口述的過程其實也是行成知識體系、建立與導師和同學關系的重要一環(huán),。我覺得如果想要畢業(yè)以后繼續(xù)從事藝術相關工作的話,,在上學的時候除了做作品以外還要學習聽別人是怎么闡述自己的作品和想法的�,?此麄兪窃趺聪騽e人提出問題的,。這對之后的職業(yè)發(fā)展一定會有幫助。
用繪畫來展現(xiàn)時間,、記憶,、歷史
我主要以繪畫為媒介,描繪抽象的能量與具象表現(xiàn)的人物和形體,。用繪畫來展現(xiàn)時間,,是我所感興趣的。具體來說分為展現(xiàn)我的記憶與經(jīng)歷以及從歷史圖片中借鑒的題材,。自己的記憶可能來自于一張老照片,,當我發(fā)現(xiàn)它能與當下產(chǎn)生共鳴時則是我選擇它作為題材的原因。我會嘗試從色域繪畫的表現(xiàn)方式開始,,試圖營造一個朦朧與神秘的空間,。之間穿插的是人物輪廓的線條抑或是描繪模糊的感知中的場景。
畫面中隨機性的東西成了拉開現(xiàn)實空間與創(chuàng)造空間的元素
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偶發(fā)性、隨機性的東西,,有好有壞,同時也會為藝術家?guī)ズ芏嗥婷畹撵`感或影響創(chuàng)作最終結(jié)果導向的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對于這種繪畫中的偶發(fā)性,,鐘天悅說:“在最后的呈現(xiàn)作品里,我會保留一些一開始的筆觸以及痕跡,。我認為是它們體現(xiàn)了創(chuàng)作工程的流逝,,同時展現(xiàn)了一種能量的變化。于是,,畫面中隨機的東西成了拉開現(xiàn)實空間與創(chuàng)造空間的元素,。這是為什么繪畫有時是奇妙的,因為它可以體現(xiàn)與投射潛意識里的認知,�,?墒窃谖业膶嵺`中,大部分通過繪畫的語言展現(xiàn)的隨機性都是壞的,。這是為什么畫家會不斷琢磨自己的繪畫語言,。這可能是通過紙上的練習、印刷出的不同的樣板,、以及對材料的運用來漸漸總結(jié)出來的 ,。賽·托姆布雷在1967-1971年這段時期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在灰底色上的“無色”繪畫就是一個極其有意思的例子。賽·托姆布雷的這一巨幅系列展現(xiàn)了類似粉筆在黑板上的涂抹,,涂抹的痕跡沒有可識別的形狀卻行成無法閱讀的“文字”,。他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通過坐在一個朋友的肩膀上,在他的朋友前后移動的同時來畫出這些流暢,、不假思索的線條”,。
飽合度極高的礦物質(zhì)色粉的顏色讓我激動不已
在本科和研究生時期,我的作品主要以拼貼結(jié)合繪畫的形式來呈現(xiàn),。部分拼貼的材料是我從中國帶出來的,,上面有紅色標線的毛胚紙,還有一些是在當?shù)刭I的石膏條,。我還會用礦物質(zhì)色粉來做自己的顏料和色粉棒,。從那時開始,飽合度極高的礦物質(zhì)色粉的顏色就讓我激動不已,。這也可能影響了我后來在創(chuàng)作時對顏色的敏感與運用,。而用石膏條拼貼的時候,往往放上去就拿不來,。所以有的時候一開始的決策就至關重要,,一不留神可能就不得不“將錯就錯”。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綜合材料及媒介都會被藝術家運用到創(chuàng)作中來,,各種材料也給藝術創(chuàng)作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
對于我來說,對畫布表面的第一步處理其實很重要,。我習慣在光滑的表面以及保留布面原色的表面進行創(chuàng)作,。我會用一些水溶打底劑、塑形膏,、以及兔皮膠等媒介來完成這些,。一方面,因為我希望完成的作品能夠呈現(xiàn)部分最開始的一些處理以及布面的本色,,所以會使用透明的膠來作底,,這樣有足夠的空間來畫得薄。另一方面,,平滑的表面能夠展現(xiàn)流暢的線條,,甚至在溶了水的丙烯、以及加了礦物烈酒精的油畫干了以后都能盡量保持顏色的飽和度,。光滑的表面還有一個優(yōu)點是等油畫表面干了以后,,又可以直接拿鉛筆或者記號筆在上面進行繪畫。線條可以被清晰流暢地呈現(xiàn),。
通過各種實驗發(fā)現(xiàn)合適的材料進行組合搭配 讓畫面更有趣
我是通過各種實驗發(fā)現(xiàn)各種合適的材料進行搭配使用的,。一開始,我會想把在紙上的線條還原到畫布上,。于是還嘗試了拼貼的方法:將毛胚紙和宣紙拼貼在布上,。然后再在上面用筆和水彩來“加工”,再與丙烯和油畫相結(jié)合,。為了達到簡潔的目的,,我暫時舍棄了拼貼的方法,轉(zhuǎn)而開始研究對布本身的處理,。這些一開始的處理讓調(diào)色的過程變得更隨機,,讓顏料本身的應用變得更透明。如近距離觀察我作品的畫面時,,你會發(fā)現(xiàn)有時能夠看到每一層顏料的應用以及被部分覆蓋的線條,。我覺得這會讓畫面變得更加有趣。
通過歷史相片將畫中的人物轉(zhuǎn)化為一群人,、一種符號
繪畫以及其它的一些藝術創(chuàng)作,,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在記錄某一個時刻和一個瞬間,,鐘天悅經(jīng)常引用中國古詩詞和二十世紀中國近代史上鮮為人知的照片,于她而言,,二十世紀初拍攝的歷史照片是那個時代的剪影,,從支離破碎的歷史文獻中被提取出來,被暫停,、貯存并蛻變于畫布上,。 Peeling Dream 脫落,渴望,布面油畫、丙烯,, 61 x 56 cm, 2022 Enchanted Voyage 讓人著迷的航行,,布面油畫,、丙烯,、宣紙, 132 x 89 cm, 2022 Orange II 橙 II,布面丙烯 , 366 x 157 cm, 2022 鐘天悅說:“在選擇歷史圖片作為參考時,,我會先去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比如《橙II》參考了《Making Braids》(約1902至1905年)而《長眠于明晨II》參考的是《Two Men on an Opium Bed》(約1902至1905年)。兩幅畫都參考了20世紀初由西方傳教士在中國拍攝的歷史相片,。清朝末年是帝王制的結(jié)束,;這個朝代它始于征程,也閉幕于 “征程”,。落幕時刻的混沌,,某種程度上給現(xiàn)代中國人和世界之間隔了一層紙窗。屋里的人朝外看,,屋外的人往里瞥,。所看到的事物是光投影在紙上的輪廓,好似輕佻的邀約,;又好似轉(zhuǎn)瞬即逝的鬼魂,。描繪這些具有時代代表性的人物特征時,我試圖通過繪畫抓住某個動態(tài)的瞬間,,并希望給予開放的角度,,同時我也著重將照片人物背后代表的一些信息模糊化,加強展現(xiàn)不確定性,,模糊個體的身份從而展示他們?yōu)橐粋群體,。描繪過程中,我會運用畫面里的正負空間來展現(xiàn)圖像中隱晦的邏輯,;比如說人物的邊界有時是以開放的線條組成,,正負空間同時構成人物的體積,形成流動的筆觸與漸進的冷暖,。往往人物在畫面中會越來越模糊,,甚至轉(zhuǎn)變?yōu)榧兇獾谋憩F(xiàn)。人物的僵硬或變形是有意而為的,因為我不是在描繪活生生的人物,,而是通過歷史相片去將這些人物轉(zhuǎn)化為一群人,,一種符號。通過表現(xiàn)的繪畫手法,,我在描繪這些人物時是將事件放在了一個平行時空里,,從已知的素材中不斷對比,從而找到自己與回顧這段歷史的過程之間的聯(lián)系”,。
在藝術創(chuàng)作之余,,鐘天悅喜歡做瑜伽和帶狗去登山。這兩個愛好可以讓她安靜下來并且身心得到一定的放松,,都起到冥想的作用,。她覺得就像畫面里的留白一樣,時不時的需要給自己和創(chuàng)作拉開一些距離,。也需要將自己“淹沒”在自然給人帶來的感官里,。這樣回到工作室時可以保持清新的面貌,甚至會有全新的想法,。 鐘天悅 Tianyue Zhong 教育背景 皇家藝術學院, 英國 UK 繪畫研究生|09/2018 - 06/2020
芝加哥藝術學院, 美國 US 純藝術本科 | 09/2016 - 05/2019 展覽經(jīng)歷
2023 "憩息, 上升," (個展)MOU PROJECTS, 香港 2022 "A Momentary Playground,”( 雙個展), Long Story Short Gallery, 洛杉磯 2023 "Sprout," Stems Gallery, 布魯塞爾 2022 "Breaking News," Long Story Short Gallery 巴黎 "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 Yuan Museum, 北京 2021 "⾮長," 1001 Gallery, 深圳 2020 "50/50," Fold Gallery, 倫敦 "Beacon: Selections from the 2020 Royal College of Art Painting programme," Josh Lilley (線上) "Graduate Show: Painting (MA)," Royal College of Art (線上) 2018 "Fall Undergraduate Exhibition," Sullivan Galleries, 芝加哥藝術學院 2017 “Artist Books”, Columbus Building, 芝加哥藝術學院 文章發(fā)表
·《海外文摘》22期 “原景再現(xiàn):杉本博司與文藝復興” “The Recreation of Time: Hiroshi Sugimoto and the Renaissance” ·《甄品》第四冊 43期 “褶子與絲綢之路流動的創(chuàng)造力” “The Fold and the Fluid Creativity on Silk Road” ·《海外文摘》 論文《原景再現(xiàn):杉本博司與文藝復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