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2024秋季拍賣會將于12月7日在北京四季酒店拉開序幕,,12月7日至8日舉行預展,,12月9日至11日拍賣。此次秋拍將延續(xù)永樂以往高品質的學術標準與傳統,,注重市場風向,,深挖學術與市場價值,為廣大藏家呈現五大門類近2000件藝術珍品,,涵蓋現當代藝術,、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中國古董珍玩,、古籍善本、珠寶尚品,、鐘表等,。重磅精品齊聚,誠邀四海藏友屆時相會,,共襄永樂秋拍盛世,!











現當代藝術
薈聚全球藝術精品,永樂2024秋季拍賣會現當代藝術將于12月9日璀璨啟幕,。秉承關注當下,,展望未來的理念,永樂拍賣力求為海內外藏家呈現多元化的藝術面貌,從二十世紀亞洲現代藝術,、中西方當代藝術中堅力量以及生于更年輕世代的藝術新勢力均在此次拍賣中有所呈,。
作為中國抽象藝術巨擘,趙無極和吳冠中以其“中西融合”的理念創(chuàng)造出獨一無二的現代繪畫風格,。創(chuàng)作于1952年的《無題》是趙無極抽象藝術探索之初“甲骨文時期”的力作,,以靈動、樸拙的筆線構造出一個充滿想象的符號世界,。

LOT 2038
趙無極 1921-2013
無題
1952年作 38×46.2 cm 紙板裱于布面
CNY 4,500,000 - 5,500,000
展覽:
趙無極:私人藏品展,,Hospice Saint-Roch美術館,伊蘇丹,,法國,,2016年
出版:
《趙無極:私人藏品展》,Hospice Saint-Roch美術館,,2016年,,P94
《趙無極作品全集第一冊》 ,弗拉馬利翁出版社,,2019年,P140&P294
人物肖像是吳冠中藝術生涯中極為特殊的題材,。九十年代初,,吳冠中重回人體畫的創(chuàng)作。1995年的《泉》為吳冠中出訪印度尼西亞后所作,,無論是人物造型亦或風景裝飾,,均帶有濃郁的異域色彩和強烈的結構主義趣味。
LOT 2039
吳冠中 1919-2010
泉
1995 年作 39.5 × 49.5 cm 布面油畫
CNY 5,800,000 - 8,800,000
展覽:
吳冠中畫展,,國家畫廊 ,,雅加達,印度尼西亞,,1996 年
吳冠中畫展,,斯民藝苑,新加坡,,1996 年
出版:
《吳冠中》,,國家畫廊, 1996 年,,圖版 & P20
《吳冠中》,,斯民藝苑,1996 年,,圖版 & P163
《吳冠中全集 IV》,,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 年,圖版 & P125
《吳冠中畫作誕生記》,,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年,P146"
以草間彌生,、劉野,、劉煒、曾梵志,、周春芽等為代表的當代藝術家始終保持著對繪畫的探索,,以高超的繪畫技巧與情感張力對變幻無窮的當代生活與時代精神給予著自己的回應�,!渡咸斓膯⑹尽肥遣蓍g彌生該系列中罕見的大尺幅杰作,。在繽紛華麗的色彩鋪陳中,她近乎癡迷地描繪著那些重復性圖案——密布的圓點與交錯的結網——并借此逐漸消除內心的恐懼與傷痛,。在一個不斷增殖,、無限延伸圖像迷宮中,草間彌生探尋著關于自我,、他者及宇宙的本質,。

LOT 2059
草間彌生 B.1929
上天的啟示
2004 年作 130.4 × 162 cm 布面丙烯
估價待詢
展覽:
草間彌生,大田秀則畫廊,,東京,,日本,2004 年
草間彌生 - 花兒在我心中為香港綻放,,蘇富比藝術空間,,香港,2012 年
說明:
附草間彌生工作室作品登錄卡
原臺灣瑞秀樓藏,,作品背后附鑒藏印
創(chuàng)作于1992年的《窗外》是劉野“柏林時期”唯一的風景題材作品,,同時也是首次出現“飛機”這一重要繪畫符號的作品,因此在畫家早期創(chuàng)作譜系的研究中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

LOT 2060
劉野 B.1964
窗外
1992年作 45×45cm 布面油畫
CNY 3,500,000 - 5,500,000
出版:
《劉野1991-2015》,,Hatje Cantz Verlag,2015年,,P255
作為“玩世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劉煒一直以“潰爛之處,艷若桃李”的繪畫風格挑戰(zhàn)著傳統的審美觀念,。此幅晚期的《風景》罕見地呈現了“人與自然”的主題,,無疑是西方表現主義和傳統東方美學在更高的境界中碰撞與交匯。

LOT 2044
劉煒 B.1965
風景
2014年作 200×200cm 布面油畫
簽名:劉煒 Liu Wei 2014
CNY 3,000,000 - 5,000,000
展覽:
藝術史 40×40 , 寶龍美術館,,上海,,2018年
出版:
《劉煒》,,路德維希美術館,2015年,,P60-61
《Art Review》, 2015年5月, P71
曾梵志的《無題》是其“亂筆”系列的升華之作,,此作雖然在布局形制上同出一轍,但色彩更加亮麗,,明暗對比度更強,,情緒氛圍也較之早期更為明朗。

LOT 2048
曾梵志 B.1964
無題
2016年作 180×150cm 布面油畫
CNY 3,500,000 - 5,500,000
周春芽的《江南桃花源》顯現出一種該系列作品中少見的含蓄之美,,同時也更具實驗色彩,。畫家有意降低了桃花的色彩純度,以大量白粉和淡紅色表現出早春桃花的清雅野逸之態(tài),,顏料厚薄相間,,筆觸輕松率意,背景以中黃,、深綠敷色,,筆意粗獷,逸筆草草,,襯托出桃花的不羈,、靈動的形象。

LOT 2041
周春芽 B.1955
江南桃花源
2007年作 250×200cm 布面油畫
估價待詢
展覽:
反光:2009新藝術縱深邀請展,,墻美術館,,北京,2009年
不朽的風景:中西美學殊途同歸的一種表現形式,,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北京,,2014年
出版:
《新界面iv春天來了》,,紅橋畫廊,2008年,,P77
《反光——新藝術的縱深》,,杭州西湖美術館&墻美術館,2009年,,P19
近年來,,充滿朝氣的中生代藝術家的表現越發(fā)引人注目,以無畏突破的創(chuàng)造力和天馬星空的想象力為藝術界注入了強大的新生力量,。作為中國80后藝術家中的佼佼者,,陳飛時常從電影、動漫美學與藝術史中汲取靈感,,運用“超扁平”和戲劇性的場景建構與細膩的特寫式構圖,,以黑色幽默的藝術風格來詮釋畫面,。創(chuàng)作于2010年的《山魈》便是其標志性作品。

LOT 2088
陳飛 B.1983
山魈
2010年作 200×180cm 亞麻布丙烯
CNY 3,000,000 - 4,000,000
展覽:
陌生人,,今日美術館,,北京,2011年
出版:
《陌生人》,,中國今日美術館出版社,,2011年,P27-28
黃宇興的繪畫以華麗璀璨的視覺語言和迷幻曖昧的神秘主義而備受贊譽,�,!洞航ㄔ拢ㄒ唤M兩件)》靈感來自于北宋山水畫傳統,畫家將前者宏偉的構圖以及“峰巒深厚,,勢伏雄強”的氣勢與熒光色相結合,,為山水這一古老的畫題賦予了全新的格調與視覺范式,進而完成了對于中國偉大繪畫傳統的致敬與當代轉換,。

LOT 2094
黃宇興 B.1975
春江花月(一組兩件)
2015-2016年作 90×70cm×2 布面丙烯
CNY 1,500,000 - 3,000,000
而日本藝術家加藤泉的繪畫則充滿原始力量,,《無題》一作融匯了神秘、狂野,、厚重與節(jié)制,,展現出一種獨特的美學趣味。
中國書畫
中國書畫專場匯聚古代,、近現代與當代三大板塊,,恭請親臨,共賞近五百件書畫珍品,。
古代書畫精擷元明清三代一百五十余件佳作,,一展古人不盡才思,與筆墨中持續(xù)幾百年的旺盛生命力,。
永樂古代再度呈現“四王”傳世名作,,王鑒《仿江貫道觀泉圖》(LOT 9110)為著名收藏家、鑒賞家孫伯淵舊藏,,經大家王季遷鑒定,,超過六次權威出版,四次著錄,,堪稱王鑒現存重要的名作之一,。

LOT 9110
明末清初 王鑒(1598-1677)
仿江貫道觀泉圖
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作
立軸 設色紙本
62.5×37.5cm,約2.1平尺
RMB 2,800,000-3,800,000
題識:山水未深魚鳥少,,此生還擬再移居,。只應三竺溪流上,獨木為橋小結廬,。壬子(1672年) 秋日仿江貫道筆,,王鑒,。
鈐印:王鑒之印,、湘碧,、來云館、弇山老人
鑒藏�,。簹q寒堂鑒藏印,、人間至寶、出月廬鑒賞,、省廬鑒賞
出版:
1.《中國名畫集》第5集,。
2.《明清山水名畫選》四三 王鑒 仿江貫道觀泉圖軸,1930年
3.《王鑒畫集》第147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
4.《大東美術》第一輯 第一冊。
5.葉子主編《古雅風韻》 第160-161頁,,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
6.(清)王鑒繪,;陳履生,,李老十編著. 王鑒畫集[M].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05
著錄:
1.《清初六大畫家》溫肈桐,,世界書局。
2.《王季遷書畫過眼錄》王季遷,、王義強編,,上海書畫出版社:清 王鑒《仿江貫道觀泉圖》軸,。壬子年,,廉州六十前多用退筆,六十至七十多尖筆,,七十后則后用退筆,。原跡嘗見于孫氏石湖草堂,。
3.李安源著,,范景中編,。《王鑒<夢境圖>研究》第239頁,,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3.03
4.《“澄懷觀道”-山本悌二郎與澄懷堂的中國書畫收藏》
說明:
據王季遷記載,此作原為孫氏石湖草堂舊藏,,即孫伯淵(1898-1984),,蘇州人,,齋號石湖草堂,裝裱名家,,著名收藏家,、鑒賞家。
王時敏(LOT 9111)早期探索大作《擬子久秋山圖》為北京文物商店舊藏,,經多為大家著文,,先后出版三次,題跋著錄達三十一次,。王時敏在秋山中覺醒,,自此開啟“四王”畫派的輝煌,為明清繪畫史立下不可撼動的里程碑,。更有三十余件畫作直接展示明清正統畫派的山水承繼,。

LOT 9111
明代 王時敏(1592-1680)
擬子久秋山圖
作于1631年 題于1636年
立軸 設色絹本
126×60cm,約6.8平尺
RMB 6,000,000-8,000,000
題識:往在京口張修羽家,,見大癡設色秋山圖,,賞玩彌月,徘徊不能去,。自此往來于懷,,每過其地,必訪主人索觀,,而修羽堅為竹中之避,,不可復覯。辛未(1631)三月,,以赴補北行,,舟中無事,喜弄筆墨,,偶攜得佳絹,,乘興戲擬其意,凡三日而成,。用筆稚弱,,締觀輒復自愧,遂置之篋中,,不復展視,。乙亥(1635)再入長安,適叔度年翁往年數征拙畫,,大方玄鑒,,所愿就正,而緇塵碌碌,,苦無興會,,久未有以應之,。偶檢竹篋,此畫尚在,,遂為補苴數筆,,奉供幾席,聊以酬宿諾耳,,不計工拙也,。丙子(1636)正月廿三日王時敏識。
鈐�,。和鯐r敏印,、煙客
出版:
1.浙江省博物館,西泠印社藝術品鑒定評估中心,,葉子《古雅風韻》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0:144-145.
2.《中國古代繪畫價值匯考上》第174頁,,遼海出版社,2002年,。
3.王川著,;吳政隆,許昆林總主編. 江蘇文庫 江蘇歷代文化名人傳 黃公望[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3.03.
題跋及作品著錄:
1.顧文彬,,《過云樓書畫記十卷》,蘇州閶門內鐵瓶巷本宅刊行,,光緒八年(壬午1882)
2.王時敏撰,,《王奉常書畫題跋》宣統二年(庚戌1910)(1910年通州李玉棻)甌缽羅室刊本。
3.顧文彬,,藝術賞鑒選珍續(xù)輯 《過云樓書畫記》卷六,,影印光緒九年刊本,漢華文化事業(yè)股份,,1971年
4.王時敏著,,《煙客題跋》第30頁,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08
5.勞繼雄編,,《王時敏畫集》第12頁,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07
6.顧文彬撰,,《過云樓書畫記 過云樓續(xù)書畫記》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10
7.王時敏等繪,,《四王畫集》第315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10
8.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書畫全書王奉常書畫跋》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10
9.劉九庵,《宋元明清書畫家傳世作品年表》第360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97年
10.盧輔圣主編,《朵云》總第46期《王時敏年譜》第106-107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02
11.吳榮光編,《近代四大書畫收藏家著錄匯刊》第2045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
12.陳辭,,陳傳席編著《王時敏上》147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04
13.啟功原著,,《啟功論藝》125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10.01
14.許江主編,;范景中撰文《中華竹韻》下442頁,,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1.01
15.俞豐譯注,,《王時敏畫論譯注》第48頁,,榮寶齋出版社,2012.03
16.故宮博物院編,;徐邦達著《古書畫偽訛考辨 3》故宮出版社,,2015.09
17.王時敏著;毛小慶點�,!锻鯐r敏集 下》第360頁,,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05
18.田藝珉著,,《清初四王摹古研究》第28頁,,故宮出版社,2016.06
19.劉建龍著,,《正脈-婁東王時敏 王原祁家族暨藝術綜合研究》74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06
20.俞豐編著,,《四王山水畫論輯注》21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07
21.吳克敬著,《跟著四王游山水》45頁,,故宮出版社,,2018.09
22.任軍偉著,《婁東畫派》139頁,,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10
23.劉子琪著,《南田畫跋校注》,,第95頁,,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21.11
24.啟功著,,《百年大師經典 啟功卷》第181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21.12
25.《歷代著錄畫目正續(xù)編》第84頁
26.王寶仁編,,奉常公年譜
27.鄭威,,《王時敏年譜》
28.馬昕編《近代美術史研究資料續(xù)編 27》第414頁,廣陵書社,,2020.06
29.啟功,,中國風骨:啟功讀書論畫
30.傅申著,《傅申中國書畫鑒定論著全編 黃公望研究》上海書畫出版社,,2022.09
31.方鳴著《秋之所望-黃公望的富春》第197頁,,故宮出版社,2022.02
來源:北京文物商店舊藏
說明:
上款人“叔度”應為陸啟浤(1590-1648),,字叔度,,浙江平湖人。學者,、詩人,、藏書家。以詩名京師,,性喜聚書,,自謂宋代理學家陸九淵后人。早年游金陵,,曾留下懸金購荷之佳話,,人目為樊川后出。喜交游,,曾與陸澄園,、趙韓、馮洪業(yè),、孫宏祖等結詩酒社,。啟浤客燕廿年,交滿長安。崇禎十三年,,度天下將變,,遂歸隱,更名遯,,字山翁,。一生勤于筆耕,,著述頗豐,。
作為清代最具傳奇色彩的繪畫大師,石濤《山水集冊·紀游圖詠》以十二開冊頁形式紀游圖詠,,詩畫對題,,足稱石濤“詩書畫”三絕的驚世之作。張大千藏此石濤冊頁,,不惜重金特為刊印出版多次,,鈐印累累,幾乎傾注半生之情,,難以割舍,,自此冊頁的每一筆中汲取養(yǎng)分與解放。石濤藝術生涯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部,,匯聚他的藝術與思想精華,。大滌草堂,搜盡奇峰,,盡數在此,。

LOT 9141
清代 石濤(1642-約1707)
山水集冊·紀游圖詠
冊頁(十二開) 設色紙本
23.5×16.5cm×24,約0.3平尺(每幅)
RMB 8,500,000-10,000,000
題識:
1.小亭閑永晝,,客況豈無聊,。碧水浮天際,青山近市郊,。心隨巢鳥逸,,情逐野云飄。人世真如夢,,何勞問谷樵,。游叢碧亭寫此。大滌子濟,。鈐�,。合棺鹫摺⒏嗝ぷ訚�
2.畫閣岹峣揭天起,,閣上松聲接江水,。一卷清吟興渺然,十洲宛出朱軒里。驚帆何處下江干,,偏送仙人倚醉看,。咫尺云霄揮手易,凌風髣髴挾飛翰,。贈唐載歌先生,。石濤。鈐�,。焊嗝ぷ訚�
3.山勢盤紆一徑斜,,云垂四面日光遮。清波石打天門雨,,紅葉船銜洞口霞,。客過魂銷悲往事,,亭空樹老不開花,。當年歌舞人何處?獨�,;呐_起暮笳,。凌歊臺。石道人寫,。鈐�,。呵坝旋埫邼㈤L
4.原薄暮聆農歌,,黃犢馴馴下阜坡,。鐘度野塘聲漸遠,鹿行荒草跡迷多,。文章豈謂功名累,,詩酒翻成老病魔。一末山光雙眼碧,,滿庭月色影婆娑,。春日漫興,大滌子濟,。鈐�,。呵逑胬先�
5.西津橋下水茫茫,游子思歸問野航,。兩岸人家峰影亂,,一邨樓閣樹生香。聽魚上瀨穿繒底,,看鳥投林過院墻,。正是探奇情未盡,,波翻石子滑漁郎。買歸舟,。清湘石濤,。鈐印:清湘老人
6.亂壑秋高樹,,憑虛一小亭,。倚身還怯怯,蹬足且停停,。幽意盡歸此,,閑情隔浦汀。溪山好舊夢,,一醉十年醒,。游水西二首之一,。石道人濟,。鈐印:清湘老人,、膏盲子濟
7.長懷太白樓,,到此忽生愁。浩氣古今月,,英明天地秋,。三山當檻落,五皷曉城頭,。明日去千里,,回看水急流。夜泊采石謫仙樓,。濟,。鈐印:前有龍眠濟,、清湘石濤
8.將心擬欲了,,似石激滄浪。石墜還歸定,,波流亂逐行,。須知空是月,莫認白為霜,。門外無多徑,,迷云覆古墻。友人問了心,。清湘老人濟,。鈐�,。嘿澲缹O阿長
9.雨霽白云樓,峰青個個幽,。飛云過去嶺,,流水打來舟。眼□滄洲滿,,心空樹影浮,。此回非昔景,落日恐生愁,。水西觀漲,。苦瓜,。鈐�,。呵逑媸瘽�
10.欲窮黃澥路,須到散花邊,。逼眼峰當際,,攀蘿臂接天。風生煙釀雨,,云架石為船,。自此□游后,山名不浪傳,。贈張南邨游黃山,。濟。鈐�,。合棺鹫�,、贊之十世孫阿長
11.閣倚危峰俯碧流,憑欄一目使人愁,。倒懸湖水平如鏡,,半出城煙澹似秋。文相祠荒棲鵠亂,,黃公墓冷落花幽,。閑云不識登臨客,直送斜陽過嶺頭,。登敬亭,。苦瓜老人濟,。鈐�,。呵逑媸瘽⒏嗝ぷ訚�
12.澥風吹白練,,百里涌青蓮,。壁立不知頂,,崔嵬勢接天。云開峰墮地,,島闊忽相連,。坐久忘歸去,蘿衣上紫煙,。蓮花峰下觀前海,,清湘老人。
鑒藏�,。航饌髀�,、秀水金氏蘭坡過眼、善子審定,、善孖心賞,、大風堂)、大風堂,、藏之大千,、張爰印、蜀客,、季爰,、阿爰,、張爰,、大千居士、藏之大千,、大千好夢,、大千之寶、大千,、大風堂漸江髡殘雪個苦瓜墨緣,、大千之寶、敵國之富,、球圖寶骨肉情,、大千居士供養(yǎng)百石之一、不負古人告后人,、渭南嚴氏,、谷聲所藏金石書畫、右任
出版:
1.《石濤和尚山水集》珂羅版單行本,,中華書局,,民國十九年(1930)11月第一版。
2.《石濤和尚山水集》全四冊,,弗冊,,珂羅版第二版,,中華書局,民國十九年(1931),。
3.《石濤和尚山水集》單行本(張大千,、張善孖編),中華書局,,二十五年(1936)年第三版,。
4.《美術生活》第23期封面,美術生活雜志社,,中華民國廿五年二月一日發(fā)行,。
5.《美術生活》第25期彩頁2,美術生活雜志社,,中華民國廿五年四月一日發(fā)行,。
6.《美術生活》第28期彩頁2,美術生活雜志社,,中華民國廿五年七月一日發(fā)行,。
7.《美術生活》第29期彩頁3,美術生活雜志社,,中華民國廿五年八月一日發(fā)行,。
8.《美術生活》第30期彩頁4,美術生活雜志社,,中華民國廿五年九月一日發(fā)行,。
9.《美術生活》第31期彩頁4,美術生活雜志社,,中華民國廿五年十月一日發(fā)行,。
10.《石濤書畫集》,第139-144頁,,臺北中華書畫出版社,,1993年出版。
11.朱良志《傳世石濤款作品真?zhèn)慰肌繁本┐髮W出版社,,2017-6:142-143
說明:
1.金傳聲(1813-1866)舊藏,,“金傳聲”“秀水金氏蘭坡過眼”為其鑒藏印,清代金石學家,,鑒藏家,,字蘭坡,浙江嘉興人,。上海博物館另有一套石濤《花卉圖冊》十二開,,亦為金傳聲舊藏。
2.張大千,、張善孖舊藏,。
3.嚴式誨(1890-1976)舊藏,,“渭南嚴氏”“谷聲所藏金石書畫”為其鑒藏印,字谷聲,,又作谷孫,,四川成都人,原籍陜西渭南孝義里,,故自署“渭南嚴氏”,。其祖上以業(yè)鹽起家,至嚴遨業(yè)商而習儒,,尤喜搜求收藏異書,,因構筑賁園書庫。嚴式誨雖承家業(yè),,而實為學者,,克構拓張,藏書愈富,,終成蜀中藏書大家,。1938年底,大千先生逃離北京,,輾轉到達成都,,暫居于嚴谷聲家。
4.于右任(1879-1964)鑒藏,,原名伯循,,字誘人,號髯翁,、太平老人,,被尊稱為“右老”。陜西三原人,,祖籍涇陽,中國近現代教育家,、書法家,、詩人。
吳偉的一生,,是明代藝術家在精神困境中的縮影,。他追求自由,鄙視俗務,,卻始終未能逃離俗世,。其畫境中的孤高與人性中的掙扎,共同成就此《松下問童子》在明代畫壇的典范地位,。此作兩次展于浙江省博物舘,,又借展揚州博古館,、松美術館,經多次權威出版著錄,,是吳偉存世真跡中的名作,。

LOT 9139
明代 吳偉(1459-1508)
松下問童子
立軸 設色絹本
171×111cm,約17.1平尺
RMB 1,800,000-2,200,000
款識:小仙,。
鈐�,。簠莻�
出版:
1.浙江省博物館.中國浙江歷代書畫名家精品展作品集[M].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5。
2.浙江省博物館,,西泠印社藝術品鑒定評估中心,,葉子主編.古雅風韻[M]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0:36-37。
3.葉子編著. 薪火相傳-浙派及明代院體繪畫研究[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0:125,。
4.揚州博物館編. 江左風流十四至二十世紀的江南繪畫[M].上海書畫出版社. 2013:92-93,。
著錄:
西泠印社編. 西泠印社建社105周年慶典系列專輯[M]. 2008:66。
展覽:
1.“薪火相傳”-中國浙江歷代書畫名家精品展,,浙江省博物館,,2008年。
2.“古雅風韻”-中國古代書畫藝術典藏大展,,浙江省博物館,,2010年11月。
3.“江左風流-宋,、元,、明、清,、近現代書畫精品展”,,揚州博物館,2013年3月至5月,。
4.“明月松間照”—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松”,,松美術館,2018年4月29日至7月29日,。
罕見陳淳晚年山水,,此長卷《虎丘山卷》率性不流于狂怪,呈現吳門文人畫的新格局,。名家遞藏,,謝稚柳、蕭平,、勞繼雄等鑒定大家的認可,,進一步確立此畫真跡與藝術地位。《中國古代書畫圖目》《陳淳年譜》《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實錄》等多次權威著錄出版,。

LOT 9140
明代 陳淳(1483-1544)
虎丘圖卷
清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作
手卷 設色紙本
引首:29.5×79cm,,約2.1平尺;
畫:29.5×129cm,,約3.4平尺,;
跋1:26×33.5cm,約0.8平尺,;
跋2:29.5×76.5cm,,約2.0平尺
RMB 3,800,000-4,800,000
題簽:陳白陽虎丘山圖卷真跡□□后學吳湖帆。
引首:陳白陽燕游小景,。壯暮翁謝稚柳,。鈐印:壯暮翁,、稚柳
款識:嘉靖�,。ㄒ遥┪矗�1535)夏日作于貞山草堂,道復,。
鈐�,。喊钻柹饺恕透甘�
收藏�,。�1.錢鏡塘:海昌錢鏡塘藏
2.陳昌蔚:昌蔚鑒賞
題跋:1.文略,。詩題請削正,榕皋潘奕雋,。鈐�,。恨入h、守迂,、浮云
白陽山人畫寫生居多,,山水源出文氏,頗希見,。此似燕游即景之作,,山寺全景曲摺幽邃,前后游客,,行止坐立,,宛然在目,無分毫凌競踢踏之處,,筆意雅在文、沈間,。疑畫后必有同游題詠,,割裂不完。王穉登嘗題米元暉《姚山秋霽圓》謂:“元則高侍郎、方方壺,,明則沈征君,、文待詔、陳道復父子,,庶幾似之云云,。’標此是又遠祖米家,,不但近宗文氏矣,。湘舲仁兄屬覓白陽畫偶得此短卷為識數語寄之。光緒乙未(1895年)四月,,貴陽羅文彬書于京師寓齋,。鈐印:羅文彬,、植庵,、翰墨緣
3.吳中丞藏文衡山寫意山水,純以淡墨取逸韻其疏處,,放而能見斂,,縱而不肆。白陽此卷,,蓋從衡山來也,,白陽寫花卉其真跡常易遇,惟山水幾如星鳳,,爾翁得此卷,,假至案頭朝夕賞心,由春將至秋矣,,書此還之,。乙丑立秋日,農髯熙,。鈐�,。恨r髯
出版:
1.《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十二,P132,,滬11—018,,文物出版社,1993年
2.《書畫拍賣集成1995-2002 明代繪畫》,,P44,,湖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
3.《陳淳年譜》,,P244,,上海書畫出版社,2018年
著錄:
1.《傅熹年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工作筆記》:滬11-018 陳淳 虎丘圖卷 紙本設色“嘉靖丁未 夏日作于員山草堂 道復”。羅文彬跋,,曾熙跋,。粗筆。1986年5月26日 上海文物商店
2.《明清中國畫大師研究叢書·陳淳》,,作者蕭平,,P150,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年
3.《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實錄》,,作者勞繼雄,P1901,,東方出版中心,,2011年
4.《蘇州園林風景綠化志叢書·虎丘山志》P314,文匯出版社,,2014
5.《陳淳年譜》,,P243.244.245,上海書畫出版社,,2018年
說明:
1.上海文物店舊藏,。
貞山草堂為陸粲居所。陸粲(1494-1551),,字子余,,一字浚明,號貞山,,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明代詩文作家。嘉靖五年(1526年),,中進士,,選翰林庶吉士,授工科給事中,。嘉靖七年(1528年),,以工科給事中典浙試。嘉靖八年(1529年),,上疏斥廠衛(wèi)專權,,并及他事,謫貴州都勻驛丞,,遷永新令,。后思念母親乞歸。里居18年,,勤于著述,。嘉靖三十年(1551年),,陸粲病卒,。
3.羅文彬(1845-1903),,字質安,別置植庵,,號香草園主人,。貴州貴陽人。羅文彬祖籍江西吉永,,其父羅廷棻系廩生,,后選貴州桐梓教諭,繼而升授遵義府教授,。
4.錢鏡塘(1907-1983),,原名錢德鑫,字鏡塘,,以字行,,晚號菊隱老人,,浙江海寧硤石人,中國書畫收藏大家。
5.陳昌蔚(1907-1997),,廣東潮陽人,臺灣著名陶瓷鑒賞家,,曾任故宮博物院顧問,、歷史博物舘研究員。陳氏醉心收藏,,1979年與同好發(fā)起創(chuàng)辦“中華文物學會”,。
6.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陽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緝,,號俟園,,晚年自號農髯。中國杰出的書法家,、畫家,、教育家,海派書畫領軍人物,。
潘奕雋(1740-1830),,清代學者。字守愚,,號榕皋,,又號水云漫士,,三松居士,晚號三松老人,,室名三松堂,、探梅閣、水云閣,、歸帆閣,。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祖籍安徽歙州,。父潘冕,,曾官候選布政司理問,生三子:奕雋,、奕藻,、奕基。
雍正帝,,賜兵部匾額《祗邦整肅中》(LOT 9120),,如椽大筆,平和規(guī)矩,,充分體現出一位有志帝王的修為與靜氣,,展現著雍正帝主宰天下的決心。

LOT 9120
清代 雍正帝(1678-1735)
賜兵部匾額「祗邦整肅中」
鏡心 水墨蠟箋
73×237cm,,約15.6平尺
RMB 2,600,000-3,600,000
釋文:祗邦整肅中
鈐璽:雍正御筆之寶
說明:
1,、北京文物商店舊藏。
2,、雍正帝賜兵部匾額,。
作者簡介:
雍正帝,即愛新覺羅·胤禎,,清世宗,,康熙第四子�,?滴跛氖四攴庥河H王,,六十一年十一月嗣位,次年改元雍正,。在位十三年,。
近現代及當代部分共計三百余件作品,多個專題多個亮點,,陣容整齊,,橫跨古今,質量規(guī)模,,皆頗可觀,。在這里,,無論是學養(yǎng)深厚的老藏家,還是躍躍欲試的拍場新秀,,或是慕名而來的藝術愛好者,,都能感受到視覺和心靈的雙重震撼。
近現代書畫部分以傅抱石《金剛坡秋色》領銜,,本幅創(chuàng)作于1944年,,是其典型的金剛坡風格作品。這幅畫更多像實景寫生,,重慶的天氣多霧潮濕,所以成就了傅抱石獨特的氤氳的畫風,。在這個時期傅抱石就把中國山水畫的皴法中間最自由的幾種皴法比如說像亂麻皴,、亂柴皴、卷云皴這樣的一些非常自由的而適合于他的個性的一些皴法用之于來表現巴山蜀水,,并形成了他基本的藝術面貌,。

LOT 9022
傅抱石(1904-1956) 金剛坡秋色
1944年作
鏡心 設色紙本
61.5×100.5cm,約5.6平尺
題識:抱石寫,。
鈐�,。盒掠鞲凳稀⒓咨�,、抱石齋
估價待詢
*買家需確定參與此作品拍賣后并交付相關保證金,,詳情請咨詢本公司中國書畫部,。
出版:
1.《傅抱石畫集》,,頁23,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3年,。
2.《傅抱石年譜》,頁8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傅抱石的世界》,,頁224,,臺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2004年,。
4.《傅抱石大典》,,頁111,古吳軒出版社,,2004年,。
5.《現代書畫投資叢書·傅抱石卷》,,頁64,北京出版社,,2005年,。
6.《傅抱石全集(一)》,頁281,,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年。
7.《藝術財富·全球化與中國藝術市場》,,頁23,,湖南美術出版社,2008年,。
8.《傅抱石名作精選集萃·紀念傅抱石誕辰105周年》,,頁46-47,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
9.《其命維新—紀念傅抱石誕辰110周年》,頁70-71,,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4年。
10.《中國歷代畫家佳作品鑒》,,頁30,,浙江攝影出版社,2017年3月,。
展覽:
1.“紀念傅抱石誕辰105周年收藏大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09年10月30日至2009年11月10日。
2.“其命維新—紀念傅抱石誕辰110周年珍藏大展”,,江蘇省美術館,,2014年12月9日至14日。
和許多畫家一樣,,張大千也同樣經歷了描摹之路,。他師古人、師近人,、師萬物,、師造化,最后達到“師心“的境界,�,!斗露痹方掏砭啊穭t是在1947年十月間所仿,行筆如流水,,水石幽深,,平遠險易之行,,莫不曲盡其妙。

LOT 9054
張大千(1899-1983)
仿董北苑江堤晚景
1947年作
鏡心 設色紙本
89.5×39 cm,,約3.1平尺
RMB 9,000,000-15,000,000
題識:山曉凌寒一角青,,春來煙樹畫娉婷。布帆安隱云波暖,,歸夢衡門遍遠汀,。丁亥十月,效北苑江堤晚景,,趙文敏所謂者以人擬之,,是一個放潑地春拘管底李思訓者。大千居士并記,。
鈐�,。簭堧肌⒋笄�,、瀟湘畫樓
出版:
1.自由時報,第35版,,1997年5月15日,。
2.倦勤齋【張大千秘藏展】藝術刊物,1997年,。
3.《張大千的世界》,,頁173,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1998年9月,。
4.《張大千的世界》,頁56,,時報文化出版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9月。
5.《中國書畫鑒識系列·張大千》,,頁58,,福建美術出版社,2002年1月,。
6.《中國名畫家全集·張大千》,,頁122,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7.《現代名家翰墨鑒藏叢書(卷五)·張大千》,頁33,,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11月,。
8.《張大千精品集(下卷)》,頁315,,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7月。
9.《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三)》,,頁184,,保利藝術博物館,2011年10月,。
10.《張大千繪畫世界》,,頁109,藝術家出版社,,2011年12月,。
11.《張大千山水》,封面及頁8,,上海書畫出版社,,2013年2月。
12.《中國近代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山水畫集》,,頁84,,福建美術出版社,2013年3月,。
13.《張大千·千山大千》,,頁82-83,藝術圖書出版社,,2015年,。
14.《張大千三千大千》、《張大千十萬大千》,、《張大千千山大千》合訂本,,藝術圖書公司,2015 年12 月30 日,。
15.《張大千畫集》,,頁77,中國美術出版社,,2016年5月,。
16.《大千歸來·張大千書畫作品集》,頁108-109,,四川美術出版社,,2021年。
17.《世界的大千——張大千繪畫精品集萃》,美國文化橋出版社,。
展覽:
1.臺灣倦勤齋“張大千秘藏展”,,1997年5月16至5月30日。
2.第三屆“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1年。
溥儒得傳統正脈,,他在傳統畫法嚴謹的基礎上靈活變通,,創(chuàng)造出新,開創(chuàng)自家風范,。此冊《雜畫集錦冊》畫面幽靜秀美,,或闊浦遙山、或小舟曲岸,、或堤柳晚煙,,十分具有意境!

LOT 9050
溥儒(1896-1963)
雜畫集錦冊
冊頁 水墨紙本
31×21cm×12,,約0.6平尺(每幅)
RMB 1,000,000 - 1,500,000
題識:
1.松根長靈藥,,霜雪自緾連。地僻無人跡,,鼯鼪亦永年,。心畬。
2.碧葉迎甘雨,,清和生惠風。當春滿淑氣,,多在鳥聲中,。心畬。
3.歲寒何所有,,幽篁伴玉梅,。青松耐霜雪,古壁掛蒼苔,。心畬,。
4.峽中云樹合,江上客舟來,。心畬,。
5.丈室維摩榻,莊嚴講習開,。天人來空界,,花雨散蓮臺。心畬。
6.春雨郊原足,,芊芊芳草生,。飛鳶憑一線,霞彩上晴空,。心畬,。
7.春柳長堤上,臨風舞細流,。幽人垂釣罷,,歸去系扁舟。心畬,。
8.遠山橫黛色,,孤亭隱夕陽。片帆何處去,,云外渡滄浪,。心畬。
9.木葉驚寒雨,,溪煙漲碧流,。衡門無過客,松菊義熙秋,。心畬,。
10.遠岫清波上,西風古木深,。茅茨向空曲,,應有抱琴人。心畬,。
11.山峻云猶在,,林晴露欲晞。閑來盤石上,,垂釣亦忘機,。心畬。
12.茂樹迎甘露,,春光潤物華,。延齡征五福,琴瑟慶宜家,。心畬,。
鈐印:溥儒(十二次),、心畬(四次)
參考:溥儒 《山光水色》 十二開冊,,1962年作,,香港蘇富比2018春季拍賣會,LOT 1445,,成交價:HKD6,720,000
齊白石畫牽�,;ǎ蠹s不出其「紅花墨葉」的畫法:大寫意為底,,紅花墨葉,,鮮明大方。而此件《牽�,;ú菹x》 獨特之處在于除筋絡外,,花、葉以青色出之,,更為難得可見是白色牽牛,,在白石老人傳世牽牛作品中,此作極為罕見,!

LOT 9059
齊白石(1864-1957) 牽�,;ú菹x
鏡心 設色紙本
66×135.5cm,約8.0平尺
題識:心源先生清屬,,白石山翁畫,。
鈐印:齊大
RMB 4,500,000-5,500,000
出版:
1.《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齊白石》,,頁83,,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2.《南黃北齊:黃賓虹·齊白石書畫選》頁298-299,,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9月,。
說明:
此畫為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舊藏,。
《江南春雨》這樣明麗輕快的繪畫實在難得。他筆下的江南,,真正寫出了江南水鄉(xiāng)的韻味,以及神髓,,可以說,,這是一幅可以入夢的美景。中國哲學“知白守黑”的哲理觀念,,在李可染的筆下成為虛實,,成為對比,成為明暗,,也成為有無,。

LOT 9037
李可染(1907-1989)
江南水鄉(xiāng)
1962年作
鏡心 設色紙本
68.5×46cm,約2.8平尺
RMB 2,800,000 - 3,800,000
題識:吾友越之同志旅居江南九載,曾有自遣詩云:“江南客九載,,夢里猶唏噓”,,因囑余作江南春雨圖,圖成相贈,,以志紀念耳,。一九六二年國慶節(jié),時同寓北戴河海濱賓舍,,可染并記,。
鈐印:李,、可染,、陳言務去
題簽:李可染江南春雨。鈐�,。涸街�
出版:
1.《江蘇省金陵書畫研究院館藏畫冊·書畫作品集》,,頁56,金陵書畫研究院,。
2.《先生歸來——馬衡和他的時代》,,頁178,西泠印社出版社,,2022年,。
3.此作品已完成《李可染全集》數據采集工作。
說明:
1.此作品已收錄于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官方網站李可染藝術庫,,編號LKPAF-L-00778,。
2.上款人李越之(1920-1997),曾任熱河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后歷任上海電業(yè)局黨委書記,,北戴河區(qū)委副書記、秦皇島市委副書記等職,。平素雅好文藝,,擅詩詞,與李可染友善,。有《李越之詩詞選》存世,,詩集中有《贈李可染詩》《聞李可染將來海濱》《祝可染同志八十壽》等多首與李可染有關的詩作,。本件作品簽條為李越之自題,。
中國畫的變革之路上,林風眠兼容西方藝術中的審美意識與表現手法,,吳冠中強調形式語言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性,�,!缎铝帧肥悄軌蚣畜w現吳冠中關于點、線,、面和黑,、白、灰等繪畫形式語言的理解的,。在這幅充滿墨趣的作品中,,橫的、豎的簡單墨線,,是土地,、是樹干,也是構成悅人交響的樂譜,,而點綴其間的墨點,,像樹葉,也像樂譜上的音符,,既奏出了華彩的樂章,。林風眠曾在《自述》中這樣寫道:“我的仕女畫主要是接受來自中國的陶瓷藝術,我喜歡唐宋的陶瓷,,尤其是宋瓷,,受官窯、龍泉窯那種透明顏色影響,,我用這種東西的一種靈感,、技術放在畫里�,!�

LOT 9014
吳冠中(1919-2010) 新林
1988年作
鏡心 水墨紙本
68×137cm,,約8.4平尺
RMB 6,800,000 - 12,800,000
題識:一九八八、吳冠中,。
鈐�,。簠枪谥杏 耸甏�
出版:
1.《中國當代美術家畫傳——吳冠中》,,四川美術出版社,,1989年。
2.《榮寶齋畫譜——吳冠中(山水部分)》,,頁35,,榮寶齋,1991年,。
3.《吳冠中國畫選》,頁4,,中國藝術學會,,1991年,。
4.《吳冠中——一個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家》,頁89,,大英博物館,, 1992年。
5.《東方情思——吳冠中畫集》,,頁33,,斯民藝苑、一畫廊,,1993年,。
6.《吳冠中——叛逆的師承》,頁36,、47,,香港藝術館,1995年,。
7.《吳冠中精品選集》,,頁200-201,藝達作坊,,1996年,。
8.《吳冠中作品收藏集Ⅱ》,頁117,,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3年。
9.《吳冠中畫集(上)》,,頁68-69,,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年,。
10.《生命的風景——吳冠中專集2》,,頁149,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11.《風箏不斷線·緬懷吳冠中先生經典作品收藏大展(二)——來自全球華人珍藏》,,頁58,,保利藝術博物館,2011年,。
展覽:
1.“吳冠中——一個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家”展,,大英博物館舉辦,1992年3-5月,。
2.藝術北京“風箏不斷線——緬懷吳冠中先生經典作品收藏大展”,,北京農展館,,2011年9月。
來源:
曾為好藏之——吳冠中新加坡美術館舊藏,。
《執(zhí)花仕女》呈現出林風眠追求“用線去表現體”以及他認為線條本身即包含著一種神秘美的力量,。徐悲鴻的馬“一洗萬古凡馬空”,一改前人多細線勾勒畫馬法,,他以雄渾的筆墨,、粗狂的線條、運動的體勢來展示奔馬積極向上的精神,、昂揚不屈的斗志,。

LOT 9017
林風眠(1900-1991) 執(zhí)花仕女
鏡心 設色紙本
66×68cm,約4.0平尺
RMB 1,800,000 - 2,500,000
題識:林風眠
鈐�,。毫诛L瞑印
來源:藏家于十多年前,,直接得自林風眠學生潘其鎏家族,并保存至今,。
稅
此件作品的交接地點為中國香港,,具體信息請聯系本公司中國書畫部工作人員。
《奔馬》作于1948年,,此時他的這種大寫意畫馬法已臻至成熟,,可信筆揮毫,筆墨蒼渾,。圖中一匹奔馬從遠處疾馳而來,,精神抖擻,意氣風發(fā),。

LOT 9021
徐悲鴻(1895-1953)
奔馬
1948年作
鏡心 水墨紙本
108×54.5cm,,約5.3平尺
RMB 3,000,000 - 4,000,000
題識:戊子重陽,悲鴻,。
鈐�,。罕欀�
出版:《徐悲鴻作品集》(續(xù)一),頁39,,文物出版社,,2009年10月。
說明:此件作品為王晏清舊藏,。
吳昌碩一生愛梅,,此情至死不渝。吳昌碩最初接觸繪畫也是由畫梅開始,。所以梅花成為吳昌碩作品中最為常見的題材之一,。

LOT 9043
吳昌碩(1844-1927)
紅梅
1915年作
立軸 設色紙本
179×96cm,約15.5平尺
RMB 1,500,000 - 2,500,000
題識:蕪園一本宋朝梅,小閣相依跳劫灰,。顏色孤山嫌太好,,夕陽扶影自裴回。乙卯首夏,,云軒仁兄屬畫,吳昌碩時年七十二,。
鈐�,。嚎∏渲 }碩,、安吉吳俊章
來源:朵云軒1997年秋季拍賣會,,LOT 135。
劉海粟與黃山有著不解之緣,,一生中曾十上黃山,,并以黃山為題留下了許多精彩作品。此幅《黃山祥云》即為劉海粟第九次登臨黃山后所作,,以酣暢淋漓的潑彩展現出黃山的氣象萬千與云海的變幻莫測,。

LOT 9019
劉海粟(1896-1994)
黃山祥云
1983年作
鏡心 設色紙本
144×295.5cm,約38.3平尺
RMB 3,300,000 - 5,500,000
題識:
九十遐齡志未灰,,千巖萬壑覓詩材,。天都秋月磨彤筆,蓮華春風洗素懷,。蒼龍飛舞擁日出,,云排馬隊拱宸來。長年潑墨忘年月,,百歲重臨亦壯哉,。癸亥年仲客京華釣魚臺。燈下潑彩漫圖,,荔英女士三十余年未見,,自星洲來京喜逢以此為念也。劉海粟年方八十六,。
鈐�,。涸洔婧!⒔鹗R壽,、九上黃山絕頂人
出版:
1.《藝海長存》(藝術大師劉海粟中國畫作品精選 ),,頁5,謹以此書獻給藝術大師劉海粟誕辰100周年,,1996年新加坡出版,。
2.《劉海粟國畫集》中國畫壇巨匠,頁190,,西泠印社(國際)出版社,,2018年,。
3.《紀念藝術大師劉海粟逝世25周年——劉海粟中國畫作品珍藏集》,頁104,,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2018年7月第1版。
4.《海栗遺珍》(新加坡劉海粟書畫鑒賞會珍藏選集) ,,頁37,,西泠印社(國際)出版社,2018年,。
5.《劉海粟藝術世界》,,頁213,紀念藝術大師劉海粟誕辰123周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年。
說明:
1.附劉海粟書畫鑒賞會證書,。
2.上款人張荔英,。張荔英(1906-1993),新加坡畫家,。1906年,,張荔英出生于法國巴黎,她是中國國民黨元老張靜江和夫人姚蕙的第四個女兒,,當時張靜江正在巴黎經商,,經營中國古董、絲綢,、茶葉的貿易,。張荔英先后在巴黎、紐約和上海接受教育,。1930年,,24歲的張荔英在巴黎與55歲的前武漢國民政府前外交部長陳友仁結婚。1954年,,張荔英定居新加坡,,在新加坡南洋美術學院任教。新加坡美術館收藏有她的147幅畫作,。
1983年春劉海粟客居北京,,住釣魚臺,心情大好,,作畫達20余件,其間新加坡畫家張荔英訪問中國時拜會劉海粟先生,。海老精心繪制此潑彩相贈。10年后張荔英逝世后,此圖轉為它的好友新加坡著名畫家林木化收藏,。2008年林木化逝世后,,他的家人轉讓給新加坡星中國際美術司、劉海粟書畫鑒賞目長重鴻藩先生收藏,。
古籍善本
古籍善本部在本次秋拍,,為大家呈現數量頗為可觀、典藏極為豐富逾450件拍品,。這些善本古籍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它們涵蓋了從宋、元,、明、清以至民國時期,,代代傳承下來的各類珍品,,含稿本、抄本,、校本,、印本、佛教經卷,、地方文獻,、金石碑帖以及名家信札等,不一而足,。無論是字體的精妙,、版本,亦或是裝幀,,皆淋漓盡致地彰顯藝術之美,,也正因如此,它們向來被歷代藏家視若珍寶,,悉心珍藏,,其中更是不乏集歷史文獻價值、學術資料價值以及藝術代表性于一身的古籍精品,。
此次秋拍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公開亮相的宋拓本《黃輝 題跋·陸瓚 題簽·唐·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就目前拍賣場上出現過的《九成宮醴泉銘》南宋拓本而言,這部堪稱其中的佼佼者,,其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LOT 5133
黃輝 題跋•陸瓚 題簽•唐•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
宋拓本 1冊22開
36×23cm
RMB 800,000 - 1,000,000
鈐印:陸瓚印,、四宜書屋,、韻石主人珍賞、弎萬六千瑯玕室主人珍賞、韻石舊館珍藏,、星東收藏,、弎萬六千瑯玕室審定書畫之印
題簽:宋拓醴泉銘。近松齋珍藏,,陸瓚題簽,。
提要:《九成宮醴泉銘》為唐貞觀六年,魏征奉敕撰,、歐陽詢奉敕書,。文敘九成宮來歷及發(fā)現醴泉之經過,頌唐太宗之文治武功,,為歐陽詢晚年經意之作,,歷來為學書者推崇,視為楷書正宗,,為唐碑楷書之首,,碑今在陜西麟游九成宮。
所見傳世最舊本第三行云霞蔽兮之蔽兮二字完好,,為唐五代拓明李祺駙馬藏本,,今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其次北宋拓本,,第六行櫛風沐雨之櫛字完好,,三十年公開流通者見一冊,為龔心釗藏本,。又為南宋拓本,,第五行重譯來王之王字存半。
此冊第五行重譯來王之王字存半,。用王字相校,,依石花損泐變化觀察三十年國內公開流通市場所見宋拓本《九成宮醴泉銘》,可知此本為傳拓最早,,版本最佳者,。此本凡北宋拓本已損字,為閱讀原文方便,,用別本補出,,前人用紅點標出,成一字不缺本,,無作偽之跡,。宋拓者,有乾嘉人題跋者以為珍重,,此冊有明人題跋,,清康乾人題簽,,且明人題跋蟲蛀處與前拓本相合,知不為移來,;拓本裝潢考究,,為清嘉道間仿宋庫裝本;堪稱迄今拍賣所見《九成宮醴泉銘》南宋拓本之中稱甲者,。
陸瓚(1693—1756),,江蘇吳江人,初名無咎,,后更名為攢(又曰廷攢),,字虔實。陸銓長子,,何焯弟子,。與方苞、李紱為忘年之交,。其子陸耀乾隆年間累官至湖南巡撫,,以為官清廉而著稱清史。
黃輝(1555—1612),,四川順慶府南充縣人,字平倩,,一字昭素,,號慎軒,明代詩人,、書法家,。萬歷十七年(1589)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為編修,,與公安派袁宗道等人結成蒲桃社,飲酒談禪,。遷右春坊右中允,,為皇長子講官,后遭劾去職,,歸鄉(xiāng)閑居,,萬歷三十九年(1611)復官,又升少詹事兼侍讀學士,,翌年病卒,。黃輝詩清新自持,為文古勁,,是公安派重要作家,。其書法,,為明四大家之一。倪蘇門云:我明以邢子愿(侗),、黃輝,、米仲詔(萬鐘)、董玄宰(其昌)為四大家,,配唐之歐,、虞、禇,、薛,,宋之蔡、蘇,、黃,、米。
題跋:情憑虛而測有,,思沿想而圖空,。心經于則,目像其容,。手以心麾,,毫以腕從。風搖挺氣,,妍靡深功,。爾其隸明敏婉,蠖絢茜趍,。將摛文匪縟,,托韻笙簧。儀春等愛,,麗景依光,。沉若云郁,輕若蟬揚,。稠必昂萃,,約實箕張。垂端整曲,,栽邪制方,。或具美于片巧,,或雙兢于兩傷,。形綿靡而多態(tài),氣陵厲其如芒,。故其委貌也必妍,,獻體也貴壯,。跡乘規(guī)而騁勢,志循檢而懷放,。萬歷已丑獲觀唐歐陽九成宮善本并書其賦于篇首,。充南黃輝。
再者是潘伯鷹批校跋本《后山詩注》十二卷,,值得一提的是,,這部書乃是由清末頗負盛名的文史家潘伯鷹進行通篇批校,細細數來,,手書批校之處竟多達一百余處,,由此足見其考訂是何等的精細詳實。潘伯鷹在批校過程中,,旁征博引諸多書籍來作為佐證,,而且整個敘述條理清晰,邏輯嚴謹,,實在稱得上是善本中的極品,,備受推崇。

LOT 5225
潘伯鷹批校跋本《后山詩注》十二卷
清刻本 1函4冊 竹紙 線裝
29×18cm
RMB 180,000 - 250,000
鈐�,。号瞬椨,。ㄖ欤┡瞬椨。ò祝┎椩x(朱)寂娛學人(朱)潘嬰(朱)
提要:是書由清末文史家潘伯鷹通篇批校,,手書批校一百余處,,足見考訂之精詳,旁征群籍以為左證,,其敘述亦有條理,洵推善本寶極,。詩別集,,十二卷,北宋陳師道撰,,南宋任淵注,。陳師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徐州彭城(江蘇省徐州市)人。少時學文于曾鞏,,絕意仕進,,元祐初以蘇軾薦為徐州教授。后任太學博士,,秘書正字,,為“蘇門六君子”之一,。
此集清吳之振等編選,前有師道小傳,,敘其生平行事,,間有之振等評語。正文收詩近二百首,,多為與友人唱和,、送別之作,亦有感秋抒懷之作,。其詩早年學黃庭堅,,與庭堅、陳與義并推為江西詩派“三宗”,。后感黃詩過于出奇,,遂改學杜甫詩風。為《宋詩鈔》收錄,。另有《后山集補鈔》一卷,有《宋詩鈔補》本,收詩四十九首,多為師道晚年之作,反映晚境生活之凄苦,。可補此本之缺,。是文學愛好者研究宋代詩詞的重要資料,,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和社會歷史的寶貴資源。收入《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四部叢刊·集部》《叢書集成初編·文學類》,。
藏家簡介:潘伯鷹(1903—1966),,原名式,字伯鷹,,以字行,,安徽懷寧人。早年從吳闿生習經史文詞,,1903年后留學歐美日本,,新中國成立后任教于同濟大學、浙江大學,,1953年任浙江文史館館長,。著有《太和會語》《宜山會語》《復性書院講錄》《爾雅臺答問》等。
另有同一藏家早年機緣巧合之下,,從文物商店庫中獲得了一批信札,,這批信札涵蓋的人物極為廣泛,囊括了清朝眾多的名臣以及文人雅士,,數量多達上百位之多,,像陸潤庠、夏同善,、費念慈,、陳夔龍,、王懿榮、潘祖蔭,、曾國藩,、盛昱、孫毓汶,、胡林翼,、翁同龢、沈曾植,、喬大壯,、潘伯鷹、梁鼎芬等諸多耳熟能詳的名人皆在其中,。這些信札為我們開啟了了解晚清士大夫社會生活,、生平交往以及政治關系的大門,透過它們,,我們仿佛能夠撥開歷史的迷霧,,大致窺探到那個時期大清士大夫階層身處官場的真實模樣,知曉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了解其交往圈子,,進而更為深入地洞察那個復雜時代下的政治關系以及社會結構,意義非凡,。

LOT 5332
洪鈞,、劉坤一、陸潤庠,、瞿鴻機,、汪大燮、鄭孝胥,、端方,、陳寶琛、梁鼎芬,、張祖翼,、袁勵準等名家信札冊
清寫本 4冊 紙本
33×19cm
RMB 500,000 - 600,000
提要:是信札冊內收洪鈞,、劉坤一,、陸潤庠、瞿鴻機,、汪大燮,、鄭孝胥、端方,、陳寶琛,、梁鼎芬,、張祖翼、袁勵準等名家翰墨190頁,,翰林風致,,文辭清雅。
作者簡介:
1.洪鈞(1839—1893),,字文卿,,號陶士,江蘇吳縣人,。同治七年狀元,,授修撰。曾任湖北,、江西學政,。光緒十三年由內閣學士升駐俄、德,、荷,、奧使臣,光緒十六年召回,,任兵部左侍郎,,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
2.劉坤一(1830—1902),,字峴莊,,湖南新寧人。晚清軍事家,,政治家,,湘軍宿將。1855年參加湘軍楚勇與太平軍作戰(zhàn),。累擢直隸州知州,,賞戴花翎。歷任廣西布政使,、江西巡撫,、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中日甲午戰(zhàn)爭時,,支持對日作戰(zhàn),并任湘軍統帥指揮湘軍出關與日軍交戰(zhàn),。1901年與張之洞連上三疏,,請求變法等主張,稱“江楚三折”,。有《劉坤一集》傳世,。
3.陸潤庠(1841—1915),字云灑,,又字鳳石,,別號固叟,江蘇蘇州人,。工書法,,意近歐、虞,。同治十三年狀元,,歴任國子監(jiān)祭酒、內閣學士,、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等職。辛亥革命后為溥儀師傅,。
4.瞿鴻機(1850—1918),,湖南善化人,字子玖,,號止庵,,曾任軍機大臣,同治十年進士,,光緒二十三年升為內閣學士,,先后出任福建、廣西鄉(xiāng)試考官及河南,、浙江,、四川、江蘇四省學政,。
5.汪大燮(1859—1929),,原名堯俞,字伯唐,,一字伯棠,,浙江錢塘人。舉人出身,。清末駐英公使,、總理衙門章京、憲政考察大臣,,民國國務總理,、交通總長,、外交總長,。另創(chuàng)辦北京平民大學,,任董事長兼校長。八國聯軍侵華時擊破沙俄陰謀,。1913年提出近代史上第一次廢除中醫(yī)建議,。1917年力主中國參加一戰(zhàn),提升了我國國際地位,。巴黎和會時,,將北洋政府密令中國代表在和約簽字的消息透露給蔡元培,對之后爆發(fā)的五四運動有直接影響,。1922年簽署收回為德國強租和日本強占的膠州灣(包括青島),。著有《英國憲政叢書》《分類編輯不平等條約》等。
6.鄭孝胥(1860—1938),,字蘇戡,、太夷,蘇庵,、海藏樓主人,、夜起庵叟等,福建閩縣人,。光緒八年舉人,,歷任駐日使館書記官和神戶領事、廣西邊防大臣,、廣東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入民國居上海,,鬻書自給,。工詩,善隸書,,兼善畫松,。海上著名書家之一。
7.端方(1861—1911),,姓托忒克,,滿洲正白旗人,亦署浭陽(今河北豐潤)人,,寄籍嘉興,。本漢人,姓陶,,字午橋,,號午亭、陶齋,,別號浭陽漁父,,室名歸來庵、四鐘山房,,諡號忠敏,。官至直隸總督。工書法,,精鑒賞,,富收藏。
8.陳寶�,。�1848—1935),,字伯潛,一字伯泉,,號弢庵,、陶庵,福建閩侯人,。同治七年(1868)進士,授編修,。歷官江西學政,、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宣統帝(溥儀)師傅,、弼徳院顧問大臣。工書法,,學黃庭堅,,又擅畫松。
9.梁鼎芬(1859—1920),,字星海,、心海、伯烈,,號節(jié)庵,,廣東番禺(今廣州)人。宣統帝師,。光緒六年(1880)進士,,授編修,官至湖北按察使,。曾入張之洞幕,,主講于鐘山書院,、兩湖書院。長于詩詞,,為“近代嶺南四家”之一,。
10.張祖翼(1849—1917),字逖先,,號磊盦、坐觀老人,,安徽桐城人,,寓居海上。近代著名書法家,、篆刻家,、金石收藏家、西泠印社早期贊助社員,。大學士張英九世孫,。工書法、篆刻,,偶亦寫蘭竹,。精金石之學,著有《磊盫金石跋尾》,。
袁勵準(1875—1936),,字玨生,河北宛平(今屬北京)人,。1898年戊戌科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京師大學堂提調,,工業(yè)學堂監(jiān)督,,甲辰會考同考官,南書房行走,,翰林院侍講,,清史館纂修。
更為有趣的是《巢章甫舊藏 袁克文藏書目》,,其中所涉及的善本總計有140余件之多,。在這些善本里,宋本善本中收錄了不少堪稱稀世珍寶的書籍,,例如《春秋公羊傳解詁》《古三墳書》《群經音辨》《周易兼義》《水經注》《禮記正義》《論語集注》《史記》等等,,皆是極具價值的善本之作。同時,,出于對學術研究的深入考量,,袁克文對明清時期的精刊精抄本也格外關注,,要知道,這些版本往往都經過了學者或者藏書家的精心�,?�,、批注,它們就像是一座座蘊藏豐富知識的寶庫,,對于我們深入探究古代文化,、歷史、文學等諸多領域來說,,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參考價值,。

LOT 5016
巢章甫舊藏 袁克文藏書目
手稿本 3張 紙本
37×55cm
RMB 50,000 - 80,000
鈐印:章甫(朱)
提要:此藏書目錄,,所涉善本總計在140余件之多,。其中,宋本善本收錄了不少堪稱稀世珍寶的書籍,,例如《春秋公羊傳解詁》《古三墳書》《群經音辨》《周易兼義》《水經注》《禮記正義》《論語集注》《史記》等善本之作,。 同時,基于學術研究的考量,,袁克文對明清精刊精抄本也頗為關注,,這些版本往往經過學者或藏書家的精心校勘,、批注,,對于深入研究古代文化、歷史,、文學等領域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藏家簡介:
巢章甫(1910—1954),名巢章,,字章甫,、章父、鳳初,,號一藏,、一戲居士,齋堂名海天樓,、靜觀自得齋,,江蘇常州人。曾師從張大千,、壽石工,,工書,精篆刻,。著有《海天樓藏秦漢印譜》等,。
出版:《寒云藏書題跋輯釋》,,中華書局,2016年,。
一直以來,,書齋案頭承載著中國人獨有的浪漫情懷,它凝聚著深厚的文化韻味,。而本季秋拍有幸得到了藏家們的充分信任,,得以與各界好友共同參與這場文化盛宴,一同領略古籍善本所散發(fā)出來的獨特魅力,,感受歷史與文化交織的深厚韻味,。

LOT 5127
夕紅樓藏夏商周歷彝器
清拓本 2箱12冊 折裝 紙本
35×21.5cm
RMB 800,000 - 1,000,000
提要:此拓為湘潭詩人周大烈民國六年(1917)寓京師收集并重新裝治之彝器拓本。羅紋紙精裱十二冊,,并定制二木箱裝護,。每冊硬木面板上皆有周大烈自題簽條,,標明每冊開數,,首、末冊簽落有丁巳十二月,,周印昆署簽,,時在張家口款,。首冊前有周氏題識,,記錄了這套金文墨本的由來及編排次序原則:丁巳春,寓京師西單頭條胡同,。與杭縣陳叔通稍稍考求古金文,于琉璃廠見三代彝器墨本三百零四,,又古兵墨本十一,,秦漢器墨本四十四,陳盙齋書集秦器簽一紙,。貴筑姚重光亟稱之,。購歸,裝十一冊,,以字數多少次第之,,古兵器附后,秦漢器另冊,,都十二冊,。湘潭周大烈印昆識。此煌煌十二冊巨制,,收三代秦漢近三百器銘文三百六十余紙,,以三代吉金為主,,涵蓋鐘﹑鼎﹑簋、盉,、簠,、盨、尊﹑鬲,、罍﹑匜,、卣、觶,、甗,、敦、壺,、盤,、盂、豆,、爵等絕大部分常見器形之銘文,,也旁及戈、銅燈,、詔版,、權銘、銅鍪,、熏爐,、鉛券等等其他類別,器物所存銘文字數從清國子監(jiān)周笵十器之一的周子爵一字銘文始,,至師酉簋兮甲盤不其簋蓋頌簋蓋等百字以上銘文大名品,,真可謂是三代秦漢青銅銘文實物大百科,蔚為大觀,!其中絕大部分器物為阮元,、劉喜海、陳介祺,、吳云,、吳大澂、潘祖蔭,、王懿榮,、吳式芬、李山農,、張廷濟,、端方、羅振玉等大收藏家,、金石家藏器,,來源皆可考,,部分拓片鈐有陳介祺、吳云,、劉喜海,、吳大澂、潘祖蔭,、王懿榮,、吳式芬、六舟和尚,、吳廷康,、鮑康、高鴻裁,、李山農,、李佐賢等諸家印,并有陳介祺,、吳式芬,、吳大澂等人墨跡旁題留存,特別是有吳大澂小篆書題識多段,,極精,!又因這其中相當一部分器物后流入海外公私藏或已佚失,,而更顯拓本之可貴,!
古董珍玩
秋現濃顏,碩果紛呈,,永樂2024金秋拍賣古董珍玩部誠獻近400件拍品,,囊括多組著名私人雅蓄,部分為關善明博士,、張宗憲先生,、Alan and Simone Hartman伉儷、山口謙四郎(1886-1957)等珍藏的非凡佳器,,焦點拍品多來自輝煌雍乾時期宮廷御制珍玩,。
本場欣呈兩件雍正時期單色釉佳品,彼時世宗博覽宮藏古珍,,尤對宋器鐘情,,多發(fā)內府古瓷,交御器廠仿制,,本場清雍正 仿汝釉天青水仙盆,,即為唐英秉承圣意悉心燒造,此器唐英記述仿古采今貢御者五十七種釉色,,將之稱為“銅骨無紋汝釉-仿宋器貓食盆人面洗色澤”,,較之宋時水仙盆,,本品汝釉色澤更見瑰麗,流釉從口沿到底部,,均勻整齊,,可見瓷藝精進。

LOT 1013 清雍正 仿汝釉天青水仙盆
長:23.1cm
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RMB: 650,000-900,000
清雍正·仿官釉鳩耳尊,,造型仿青銅彛器并略加化裁而成,,簡化圈足及雙耳造型,腹部線條更為垂墜圓潤,,從而減幾分莊嚴肅穆,,更為恬淡雅致,適宜陳設,,外壁釉色同樣遵循古韻,,仿宋時“鐵骨大官釉”,釉色清朗凝潤,,皎皎如月,。

LOT 1015 清雍正 仿官釉鳩耳尊“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高:19.7cm
RMB: 2,500,000-3,000,000
乾隆皇帝對永宣青花蒼勁深沉極為尊崇,,曾多次命景德鎮(zhèn)御窯仿燒,,此式執(zhí)壺即仿永樂時期青花執(zhí)壺而制,永樂時期例參考北京故宮所藏,,器型略加化裁,,較之永樂時期更為秀美規(guī)矩,壺身上秀下實,,穩(wěn)重典雅,。本品屬于清宮御瓷之經典品類,嘉慶,、道光時期見清檔名稱或為“仿宣窯青花仙桃有蓋執(zhí)壺”,,因彼時清宮對永樂宣德青花無法區(qū)分,概以宣窯呼之,。此品類盛行于嘉道二朝,,止燒與道光二十五年,因其造型復雜,,燒造及留存時期極易損壞,,故而難有整器傳世,本品壺蓋尚存,,更為難得,。

LOT 1025
清乾隆 青花開光枇杷壽桃紋執(zhí)壺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高:28.8cm
來源:法國藏家舊藏
RMB: 500,000-900,000
乾隆御窯領銜拍品為清乾隆 御制綠地軋道洋彩通景“十八羅漢”圖雙耳撇口瓶,該器雖經歲月流轉不具款識,,但工藝精湛絕倫,外壁以多重釉彩繪飾,,腹部通景式繪十八羅漢圖,,結合現存李公麟繪《十六應真圖》,以及冷枚等宮廷畫師所繪羅漢,,其形象及衣紋于本品中皆有所摹,,而內廷粉本畫畫人臨仿古畫的同時,也以仿古為本,,結合圖式創(chuàng)新,,故于此瓶之上可見摹古所繪十八羅漢尊者,,又以西洋畫法中的明暗對比描繪人物面部及衣紋,,繪畫細致工整,諸彩絢麗濃妍,,觀之濃郁的宮廷氣息撲面而來,,誠為乾隆早年御窯推陳出新力作,。

LOT 1026
清乾隆 御制綠地軋道洋彩通景“十八羅漢”圖雙耳撇口瓶
高:37.2cm
紀錄:倫敦蘇富比,編號17
RMB: 5,600,000-7,000,000
清代帝王心儀宋瓷的古雅氣息,,多次命景德鎮(zhèn)御窯廠以宋瓷為范本制瓷,,唐英任職督陶官時期,銳意探索,,最終成功燒制了各類仿古瓷器,,尤其以乾隆早中期所制最為成功。本件貫耳瓶造型最早出現于宋代,,其器形制為仿青銅器投壺造型,。自乾隆燒造以來,,一直流行至晚清,。本件貫耳瓶頗具宋哥釉“金絲鐵線”質感,令人心曠神怡,。釉色澤淡恬幽靜,,釉面瑩潔溫潤,器型敦厚古樸,,配以錯落有致開片,,穆穆之中透出高貴渾雅之氣,以詮釋宋人崇尚一色純凈之美學理念,。

LOT 1027
清乾隆
仿哥釉杏圓貫耳瓶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高31.1公分
RMB: 850,000-1,000,000
同可代表乾隆時期超絕工藝的御制紫檀雕云龍紋三屏風式佛龕,選料甚為考究,紫檀滿徹,,做三屏風式,,以榫卯結構拼接,背面以描金滿,、蒙,、藏、漢四種文字題記: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八月二十六日欽命阿旺班珠爾胡土克圖認看供奉利益新造金鑲松石不動佛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八月二十六日欽命阿旺班珠爾胡土克圖認看供奉利益新造金鑲松石藥師佛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八月二十六日欽命阿旺班珠爾胡土克圖認看供奉利益新造金鑲松石獅吼佛
據《清檔》記載,,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初六日“將造得金廂松石不動佛一尊,、金鑲松石獅吼佛一尊、金廂松石藥師佛一尊,,俱交太監(jiān)胡士杰呈覽,,奉旨配雕龍搭腦紫枟木三屏峯一座,得時刻四樣字填金,,欽此,。于二十三日將造得金廂松石佛三尊,畫得雕龍三屏峯紙樣一張持進交太監(jiān)胡士杰呈覽,,奉旨照樣準做,。”該龕全部制作流程,,可與清宮檔案一一對應,,十分難得,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性及研究價值,。

LOT 1107
清乾隆
御制紫檀雕云龍紋三屏風式佛龕
長56cm 寬15.5cm 高40cm
來源
香港重要私人珍藏
RMB: 5,500,000-8,000,000
本品為尊勝式佛塔,,是為紀念釋迦牟尼戰(zhàn)勝病魔,證達自主生死之境而建,,亦可代表世尊入滅之后之法身,,以供奉養(yǎng)。它既是信徒朝禮圣地的指引,,也體現著對圣者的追思與崇拜,。佛塔以精銅鑄造,通體鎏金嵌寶為飾,,呈覆缽式,,下承方形基座,象征須彌山,,樣式為典型的須彌座式,,分臺基、上枋,、下枋三部分,中部束腰,,其上為三層圓形的塔階,顯示其為尊勝佛塔,瓶狀塔身象征功德圓滿,,塔身正中開蓮瓣形「眼光門」,,其內供奉結跏趺坐于蓮臺之上的尊勝佛母。十三層塔頸象征佛教所謂的十三重天,,又可表示修成正果的十三個階段; 塔剎又分為火焰,、日、月及承露盤,,象征蒼穹,。

LOT 1130
清康熙 (宮廷)銅鎏金嵌百寶尊勝佛塔
高23.8公分 重4164.7g
估價:RMB 500,000-1,000,000
此尊四臂觀音像,頭戴繁復五葉寶冠,,頭頂寶珠頂嚴,,束發(fā)高髻,余發(fā)垂肩,,耳際繒帶飛揚,,耳下垂圓環(huán),面相圓潤,,神態(tài)寧靜,。上身雙肩披帔帛,飄帶于兩手腕間分別繞成半圓環(huán),,而后從兩腿下對稱垂搭于蓮花座正面座壁上,,形式獨特而美觀;下身著長裙,,腰間束寶帶,;胸前佩戴項圈和連珠式瓔珞,手足戴釧鐲,。帔帛及僧裙皆用寫實手法表現,,生動自然,尤其是垂于座前的飄帶寫實性極強,,給人以絲織物的柔軟質感,。

LOT 1134
清康熙 (宮廷)銅鎏金嵌寶四臂觀音像
高22.6cm, 重2546.1g
RMB: 480,000-700,000
秋拍延續(xù)「靜觀雅集——古代玉器專場」,,拍賣焦點要數兩件傳承有序的玉雕作品,,其一為元 白玉臥龍鈕方印,1975年Alan and Simone Hartman伉儷購自倫敦Bluett and Sons,,其后于2006年香港佳士得釋出,印取白玉為材,,玉質瑩潤如荔,,扁方形印臺,其上透雕蹲龍為鈕,底部印面陽文篆書“唐氏子子孫孫用之為相”,,金石意味濃厚,。

LOT 1352
元 白玉臥龍鈕方印
寬:5.3cm;高:3.5cm
來源:
1,、Bluett and Sons Ltd., 倫敦, 約1975年
2,、Alan and Simone Hartman舊藏
出版:《Chinese Jade from the Collection of Alan and Simone Hartman》,頁51,,圖版47
展覽:
1,、紐約佳士得,2001 年 3 月 13 日至26日
2,、波士頓美術館,,2003年8 月至2004年12月
紀錄:香港佳士得,2006年11月28日,,編號1357
RMB: 1,200,000-1,800,000
另一為清乾隆 白玉雕瀛洲鶴壽山子,,此件2001年購自臺北嘉記珠寶,其后由臺灣清翫雅集會員珍藏,,取大塊白玉籽料圓雕而成,,局部留有斑斑沁色,所飾主題于《清檔》之中也可體現,,貢檔進單之中“載鶴仙槎”“鶴壽仙槎”“玉松鶴壽仙山”等,,即為本品紋樣,整器玉料精純,,尺寸豐碩,,盡展清代玉匠創(chuàng)意巧思及精湛工藝。

LOT 1402 清乾隆白玉雕瀛洲鶴壽山子
寬20.5cm
來源:清翫雅集會員舊藏購自臺北嘉記珠寶,,2001年10月30日
RMB: 820,000-1,000,000
金絲楠木
本場秋拍還將首次呈現雯華若錦——金絲楠藏品專場,,精選數件金絲楠臻品,包括寶座,、桌椅,、箱柜及雕刻藝術品等。所有選材呈現出原木紋理沉穩(wěn)華貴之美,,體現了靜雅謙和的品質和文人雅量,、溫良內斂的品性。

LOT 3031
金絲楠百獅圖透雕頂箱柜
規(guī)格:157.5×62×269cm
RMB: 2,000,000-2,800,000

LOT 3032
金絲楠陰沉木云錦紋皇宮椅
規(guī)格:86×55×100cm
RMB: 200,000-350,000

LOT 3023
金絲楠陰沉木滿水波紋圈椅
規(guī)格:67.5×67×93cm
RMB: 300,000-500,000

LOT 3021
金絲楠陰沉木龍膽紋荷花畫案
規(guī)格:270×92.5×82.5cm
RMB: 450,000-800,000
參考:《明式家具研究》 王世襄 著
《博物要覽》 【明】谷泰
《群芳譜》 【明】王象晉

LOT 3020
金絲楠繁錦紋羅漢床
規(guī)格:212×111×77cm
RMB: 400,000-800,000
珠寶尚品
永樂2024年秋季拍賣會《瑰麗珠寶與鐘表》專場為您呈現近200件震撼奪目的珠寶及鐘表,。此次呈獻的全部拍品由資深珠寶專家歷經數月,,精益求精,嚴密甄選,,其中囊括承載厚重歷史的古董珠寶,,世界頂級品牌珠寶,、大克拉稀有的彩色寶石及翡翠,高品質的璀璨鉆石,,更有經典與典藏級鐘表等,,展現當下與往昔的燦爛珠寶星河。
本次秋拍精選各品類富有稀缺性及精美設計的珠寶拍品,,其中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等彩色寶石均有來自最佳產地的頂級顏色品質的拍品,。本場封面為一件5.11克拉緬甸抹谷鴿血紅紅寶石配鉆石戒指,,顏色和火彩當屬佼佼者。
以及4.01克拉來自克什米爾產地的藍寶石,,晶體達至罕見的玻璃體,,并被評為皇家藍色澤,均為同類珠寶中的頂尖之品,。

LOT 8159
稀有的5.11克拉天然緬甸抹谷「鴿血紅」紅寶石配鉆石戒指,,未經加熱
18K白金鑲嵌5.11克拉橢圓形紅寶石,配鑲鉆石總重3.114克拉
指環(huán)尺寸14
附GRS證書,,2019年,,編號2019-078987,鑒定為5.11克拉天然紅寶石,,橢圓形,,鴿血紅色,未經加熱,,產地緬甸抹谷
RMB 2,000,000 - 4,000,000
另呈現多組典藏級翡翠珍品,,通體滿綠的無事牌、擁有純凈無暇的質地,,顏色濃陽,,頗具彰顯帝王綠翡翠的氣韻。渾圓翠綠的福鐲一對,,顏色鮮艷,,匯聚翡翠種色之美,另隆重呈獻一對珍罕的天然冰種翡翠蛋面吊墜與戒指套裝,,蛋面尺寸碩大,,稀罕的玻璃種,水頭充盈,,成對出現更為稀有,,翡翠種水色的完美質地,結合工藝將翡翠升華成一件藝術品,,兼具極高的收藏價值與投資潛力,。甄選一眾品質優(yōu)秀的珠寶首飾,,以饗藏家,。

LOT 8155
天然冰種翡翠配鉆石吊墜項鏈及戒指套裝
18K白金鑲嵌翡翠,配鑲鉆石總重10.895克拉
指環(huán)尺寸14,,戒指蛋面尺寸約17.8 x 17.1 x 7.3 mm,;
吊墜尺寸約43.9 x 29.7mm,蛋面尺寸約21.8 x 19.7 x 10.2mm
附珠寶玉石鑒定證書,,2024年,,鑒定為翡翠A貨
RMB 1,500,000 - 2,000,000

LOT 8157
天然滿綠翡翠配鉆石「無事牌」吊墜項鏈
18K白金鑲嵌翡翠,配鑲鉆石總重3.976克拉
吊墜尺寸約61.8 x 36.8mm,,翡翠尺寸約49.1 x 36.6 x 2.6mm
附珠寶玉石鑒定證書,,2024年,鑒定為翡翠A貨
RMB 2,000,000 - 3,200,000

LOT 8156
天然玻璃種帝王綠翡翠配鉆石戒指及耳環(huán)套裝
18K白金鑲嵌翡翠,,配鑲鉆石
指環(huán)尺寸13.5,,蛋面尺寸約14.7 x 13.0 x 4.5mm;
耳環(huán)尺寸約18.8 x 18.2mm,,蛋面尺寸約13.0 x 12.3 x 5.9及13.3 x 12.3 x 5.4mm
附珠寶玉石鑒定證書,,2024年,鑒定為翡翠A貨
RMB 1,900,000 - 2,600,000

LOT 8160
4.01克拉天然未經加熱克什米爾皇家藍藍寶石配鉆石戒指,,布契拉提設計
18K鉑金鑲嵌4.01克拉天然克什米爾藍寶石,,配鑲鉆石
附SSEF證書,2023年,,編號131483,,鑒定為天然藍寶石,高度飽和藍色,,未經加熱,,產地克什米爾
GUBELIN證書,2023年,,編號23097403,,鑒定為4.01克拉天然藍寶石,藍色,,未經加熱,,產地克什米爾
AGL證書,2017年,,編號1087351,,鑒定為天然藍寶石,藍色,,未經加熱,,產地克什米爾
GRS證書,,2024年,編號2024-018465,,鑒定為4.01克拉天然藍寶石,,皇家藍色,未經加熱,,產地克什米爾
RMB 3,600,000 - 4,8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