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日,佳士得香港2023秋季拍賣圓滿結束,,總成交額30億港元,,成交金額比率近90%;展現(xiàn)了市場的強勁需求和高度活躍度,。此次拍賣誕生了1件億元級別的拍品和54件超過千萬港元的成交拍品,,同時,30%拍品成交價超過了高估價,;與2022年秋季相比,,買家數(shù)量增長了近10%。
|
|
|
國家寶藏 | 張國立:3季首現(xiàn)真正活著的國寶蘇州博物館 在明代,,親王,、官宦的墓葬中,流行陪葬成套的明器家具,,蘇州王錫爵夫婦合葬墓、山東魯荒王朱檀墓,、上海潘允徵墓等明代墓葬中,,均有類似明器家具出土。 而蘇州的工藝在皇家得到了極大推崇,,宮殿里鋪著蘇州的“金磚”,,用著明式家具,墻上掛著“吳門”繪畫,;皇室里的服飾,、床飾用具是蘇州的蘇繡、緙絲,、宋錦等等,;另外宮內的一些玉雕作品,很多也出自蘇州,。 蘇州園林 只有走進蘇州古典園林,,才能真正了解姑蘇。400年余前,,文徵明在拙政園種下一株紫藤,;400余年后,“現(xiàn)代建筑的最后大師”貝聿銘,在85歲時設計蘇州博物館時,,也在新館嫁接了一株“文衡山先生手值藤”,。 貝聿銘說,此舉是為了要傳承蘇州的文脈,,也是給蘇博新館賦予了靈魂,。 蘇州博物館亮相《國家寶藏》第三季,帶來了《真珠舍利寶幢》,,《微縮明式家具》,,和真正物理意義上活著的國寶“文衡山先生手植藤”。 《真珠舍利寶幢》:被焚燒11次 幸免于難 宋代 《真珠舍利寶幢》 高122.6厘米 1978年4月12日,,3名蘇州少年在瑞光塔中玩耍,,無意間摸到一塊松動的塔心磚,打開后發(fā)現(xiàn)一個洞穴,,一座塵封千年的寶庫就此現(xiàn)世,,其中就有《真珠舍利寶幢》。 而瑞光塔始建于公元247年,,千余年間,,被戰(zhàn)火焚燒過11次,與《真珠舍利寶幢》一起出土的文物均幸免于戰(zhàn)火,。 《真珠舍利寶幢》內物分布 內木函第二節(jié)“方允升妻孫氏十娘” 寶幢現(xiàn)世時,,外觀是一個外木函,打開后還有四面為四大天王的內木函,,一共分為5節(jié),,在第2節(jié)上刻有“方允升妻孫氏十娘”。而內木函上的畫像很像唐代畫家吳道子的風格,,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 內木函上的畫像 經咒圖上的12星座 打開內木函才是《真珠舍利寶幢》,寶幢中間是一個經幢,,里面有經咒圖和葫蘆形琉璃瓶,,舍利子就放在琉璃瓶中。經咒圖上有12個圖形,,說明那個時代12星座就已傳入了中國,。 《真珠舍利寶幢》須彌座 《真珠舍利寶幢》通高122.6厘米,綜合了木雕,、串珠,、金銀絲編織等多項工藝,造型優(yōu)美,,選材珍貴,,技藝精巧,,舉世罕見,是千年蘇州各種工藝門類的集大成者,。 寶幢底座由上好楠木制成的須彌座,,是佛教中常用的底座形式。整個須彌座上有16個堆漆工藝制成的供養(yǎng)人形象,,其中銀獅子用到了鏨,、鑿、雕工藝,,并且附有金銀絲,、珍珠裝飾等諸多花紋。 九頭龍 須彌座往上是須彌海和須彌山,,其中九頭龍的龍脊,、龍皮用鎏金粗絲,而龍鱗,、爪是用極細的三股合成的鎏金銀絲制作,。 截金工藝 另外還有大量的描金、截金工藝,。截金工藝是將金箔打成薄片,,用鋒利的竹片刀切成一條條如細絲線,再用膠一點點粘上,,使寶幢看起來極為華麗,。 串珠工藝 串珠工藝對整件寶幢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塔剎和幢殿部分用到了珍珠,、珊瑚和瑪瑙等寶石材料,,而整座寶幢共有超過4萬顆的天然小珍珠。 蔣欣出演的前世傳奇 “都勾當”在唐宋時期的佛教題記中,,指的是負責建塔、造幢,、塑像等事務的主管,。有專家推測,方允升很可能是制作這件《真珠舍利寶幢》的負責人,,前世傳奇故事也由此產生,。 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間的姑蘇城里,寶幢由蘇州百姓一點點供養(yǎng),,方允升和家人日夜守護,。然而董縣令派人上門索要寶幢,想要占為己有,。 孫十娘(蔣欣飾演)擊鼓民怨,,想要用自己換夫君出獄的同時,,瑞光塔外百姓聚集,將寶幢封進了塔心,,并到縣衙解救夫妻二人,。往后寶幢就日夜守著姑蘇城,永世平安,。 瑞光塔同時出土的文物 20世紀70年代,,考古人員在瑞光塔內發(fā)現(xiàn)的,是《真珠舍利寶幢》在內的一批晚唐,、五代和北宋時期的佛教文物,,其中宋代天禧元年題記的印本《妙法蓮華經》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佛經刻本。 從文物保護角度考慮,,目前我們在蘇州博物館內看到的《真珠舍利寶幢》,,是70年代21位蘇州能工巧匠1:1復制的。 在木雕部分,,當時《真珠舍利寶幢》有損壞,,如人物胳膊少了、兵器沒有了,、腿斷了,,經過1000年的風化 ,當時采用什么木料,、材質,,也并不是很清楚。工匠們只有考察周圍不同廟宇,,通過寺內師傅和工藝師的經驗,,才想到了辦法。 而蘇州之所能誕生和傳承精湛的工藝,,離不開當時大運河帶來的經濟繁榮,。如今,全國工藝美術分為11個大類,,蘇州全部都有,,其中很多冠以“蘇”字名號。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真正活著的國寶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 拙政園是王獻臣解官回鄉(xiāng)后,,邀請文徵明一起設計的,。“文衡山先生手植藤”與400余年拙政園同齡,,是文徵明當年親手種下,。 西晉文學家潘岳《閑居賦》中有“此亦拙者之為政也”,王獻臣以“拙政”一詞,,借園林之名,,表達自己寄情田園的心境,。 唐伯虎題“臥虬堂” 每到仲春時節(jié),唐寅,、文徵明,、祝允明就會聚集在此吟詩作畫。唐伯虎當時題字“臥虬堂”,,是指紫藤樹像盤曲的虬龍,,說明當時文人遁世隱逸的感覺。 這株紫藤見證了拙政園的起落沉浮,、滄桑巨變,,依然生機勃勃、亭亭如蓋,。而文徵明為什么要選擇紫藤呢,? 前世傳奇這么解答的: 在明嘉靖年間,文徵明辭官回鄉(xiāng),,好友唐伯虎,、祝枝山已相繼離世,名滿天下的吳中四才子獨剩文徵明一人,。 王獻臣的拙政園正式建成,,邀他做客。郭曉冬飾演的文徵明,,在宴會上避開他人,,一人在“臥虬堂”里故地重游,忽然回到了過去的一場聚會中,。 那時文徵明還未去京城,,這次四人以“簪花”為題,在剛建起的小飛虹前作詩文,。而文徵明的詩詞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追求,不顧好友勸解,,就想去京城試試,。好友只好相送一只紫藤花,讓其知道“曲中求直,、直中求曲之道”。 而文徵明到此才恍然大悟,,種下紫藤,,希望以其堅韌之軀,代表吳門文人的風骨,。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與蘇州博物館的位置分布 紫藤原是在拙政園的宅院內,,后紫藤所在的位置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的一部分,,而如今忠王府又隸屬于蘇州博物館,因此紫藤也成為了蘇州博物館和拙政園之間的節(jié)點,。 這株紫藤集名園,、名人、名木于一身,,其次它是一件歷史見證物,,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紫藤一直存活了下來,,見證了拙政園400余年的榮辱興衰,。 如今“文衡山先生手植藤”已是蘇州博物館的明星文物,自2013年開始,,博物館會限量發(fā)售1000盒文藤種子,。 《微縮明式家具》:一桌一椅,才是家 《微縮明式家具》 《微縮明式家具》,,于1966年出土明代內閣首輔王錫爵夫婦合葬墓內,,這套文物包括四出頭官帽椅、夾頭榫的桌案,、小木盆架,、拔步床、靈芝頭云紋衣架等,。 雖然小,,但它們是典型的明式家具的標準器,小巧精致的家具模型,,將明式家具簡約大方的風格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不管后來的明式家具如何變化,都萬變不離其宗,,算是見證了一個時代的風尚,。 明式家具一般是指明代至清代早期所生產的,以花梨木,、紫檀木,、紅木等硬木為主要用材的家具,也被認為是中國古典家具的巔峰,。因蘇州為明式家具的主要發(fā)源地,,人們公認蘇州家具是明式家具的正宗。 鄧婕飾演王錫爵夫人朱氏 前世傳奇的故事便是由王錫爵夫婦為背景,,萬歷22年,,西邊的寧夏叛亂才平定,東邊抗倭援朝也打了快一年,,又有河南水患,,國庫都快被掏空了,,讓首輔王錫爵焦頭爛額。 鄧婕飾演的王錫爵夫人朱氏,,正清點弟弟從蘇州老家運到京城的家具物件,。與衣架、臉盆架,、木床,、木桌配套的官帽椅,因缺了腿被弟弟扔了,,朱氏讓其馬上找回,,因為不管如何這套桌子就得配這把椅子。而千里迢迢運輸過來,,是因為有它們才有家的樣子,,心里才安穩(wěn)。 這一桌一椅之間,,讓她想到了替王錫爵解決河南水患的辦法,。元旦朝賀后見太后時,碰到不受首輔王錫爵恭維的鄭貴妃,。朱氏以男人如桌子,,裝著公文和天下;女人如椅子,,守著一張桌子的道理表示:椅子有不少把,,能為君分憂,成為最稱心的只有一把,。以此讓鄭貴妃提出,,主動勸官家出錢賑災。后在王錫爵號召的捐款下,,皇上和鄭貴妃帶領開私庫捐贈,。 明清家具還與明代鄭和下西洋有關,當時以瓷器換了同等重量的南洋硬木作為壓艙物,,回到太倉劉家港,。硬木結合蘇州本身的工藝,就誕生了蘇式家具,。 椅子設計和身體有關,,椅腿的高度和人的小腿長度幾乎差不多,椅子寬度和深度也經過千百年來不斷調整,,是工匠的經驗總結,。 明清家具對普通人來說,是一個休息的坐具,但對文人,、士大夫來說,具有精神追求的意味,。 網師園的殿春䔟 而家具作為住宅中軸線的延伸,,把整個住宅都串連了起來。也因為一套明代家具,,產生了園林出口的合作事項,。 上世紀70年代,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董事之一阿斯特夫人,,向博物館捐贈一套明代家具,,想要以中式庭院來展陳。 當時園林學家陳從周說,,明代家具就應擺放在明代的房子里,,而網師園的殿春䔟是襯托明代家具最佳背景。于是1980年,,以殿春䔟為藍本的明軒,,正式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落戶。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座對外輸出的園林,。之后40年來,大約有百余座中國園林出口到海外,,影響極大,。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明軒 另外,蘇州也我國最早提出全面保護古城風貌的歷史文化名城,。而古典園林就如同一架覆蓋著整座古城的紫藤,,纏纏繞繞,牽牽掛掛,,孕育了江南文化的氣脈,,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廊一柱,、一窗一門,都凝聚獨屬于園林的榮耀,。 來源:雅昌藝術網 |